第四十四章 运金计划
李天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赵一曼的姐姐,她和李天想象中的赵一曼形象很吻合,干练、英姿飒爽却也有女性特有的柔美,即便她不是真正的赵一曼,但就冲她舍弃前程追随赵一曼的未竟事业,就让李天肃然起敬。
“赵政委的问题问得很好,这一点我也没有既定的方案,请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。”李天谦恭地回答道。
是啊,抗联所有的人员加在一起也有4000来号人,相当于一个旅的兵力,装备这么多人的武器,需要的黄金是一个天大的数目,在关东军严密控制的东北,想要把黄金安全送达到苏联,确实是非常艰难的任务,这么巨量的黄金别说送达苏联,就是运出哈尔滨也很困难。
会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,没人说话,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难题。
李兆麟首先打破沉默:“我们可以化整为零,把黄金分成很多块,由抗联和李天同志的野狼特战队分批运送,每个人手里一小块,到目的地的时候再集合。”
这倒是个好办法,这样即便是鬼子截获了一小部分黄金,也不影响大局,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很好,
但赵尚志却不同意:“这种绝密的计划,越少人参与越安全,现在抗联内部难保没有鬼子和伪军的奸细,若是采用这样的办法,势必要出动很多战士,难保不会走漏风声,若日本人一旦知道这个计划,弄不好会趁我们还没拿到武器的时候全歼我们。”
李天不禁暗挑大拇指,不愧是总司令,想得很全面,确实是这样,一旦计划泄露,主动权就在鬼子的手里了。
大家也觉得赵司令说得很有道理,但却一时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。
李天站起来道:“我有个主意,说出来大家听听。”
大家目光集中到李天身上,开始屏息凝神地听他讲,现在抗联的将领已经完全信服这位看上去还非常年轻的神秘人物了。
“黄金就在我们特战队,在哈尔滨,我想请苏联直接派飞机过来取。”
果然一出惊人,不过这次是不理解的震惊,很多人都惊讶于李天这简直是异想天开的想法,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吗?哈尔滨的机场苏联飞机想来就来的?
赵尚志也觉得李天这个想法过于大胆,但他相信李天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理由。
果然,李天继续道:
“据我所知,日军在哈尔滨附近的方正县建有军用机场,我们野狼特战队会提前占领这个机场,然后苏联的飞机可以从本土起飞,直接降落在这里,把所有黄金装机带走,并且我们负责武器购买的人也可以搭乘飞机前往苏联督办武器运输。”
被他这么一解释,大家恍然大悟,如此看来,还真是个好主意。
只是日军的军用机场一般都有最少一个中队的鬼子把守,并且方正县离哈尔滨很近,若短时间内拿不下来机场的话,鬼子的增兵一到就无取胜的可能了,赵尚志代表大家提出了这方面的疑问。
夺取飞机场其实是属于典型的特种作战,李天知道目前还没有人听说过特种作战这种战法,也没人知道究竟什么样才叫特种作战,所以对大家的疑问并不奇怪。
“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,但我们野狼特战队的使命就是实施这样的特种作战。大家来看。”说着走到会场中间的桌子上,摆放了两个大盘子,在盘子的不远处摆了一个茶杯,然后说道:
“盘子就代表哈尔滨和佳木斯,茶杯是方正县城,方正县离哈尔滨和佳木斯都超过160公里,鬼子即便是就近调兵增援,全部出动机械化部队,最快也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。我们的计划就是由抗联负责佯攻县城,造大声势,我们特战队提前潜入县城,伪装成日军,要求驻机场的鬼子大队增援县城驻军,一旦鬼子的机场驻防调动,野狼特战队负责清除机场内剩余的鬼子兵,保证苏联飞机安全降落。大家看有没有什么问题?”
抗联的各位将领都听得出神,这样的多兵种协同作战他们从来都没有过,这牵涉到苏军、抗联、特战队三方面,各方面必须要严密配合,时间节点一定要掐准,否则将功亏一篑。
赵尚志首先表态道:“这个办法很好,但我们从没进行过多方协同作战的训练,没有这方面的经验,并且战斗的时间有限制,2小时内若解决不了一旦鬼子援兵到达,我们就没有机会了。”
李天点头道:“我们可以在到方正县的必经之路上预埋地雷,延缓鬼子的增援速度,至于协同作战方面,抗联只需要把攻城的声势造大,吸引鬼子足够的注意力就可以了。”
“假如驻机场的鬼子始终坚守岗位,怎么办呢?” 李兆麟仍然担心地问道。
李天笑道:“他们会离开的,因为我会向他们报告说是野狼特战队来攻城了。”
野狼特战队在关东军里是挂了头牌的,关东军司令部曾命令各部队一旦发现野狼特战队的踪迹,务必不惜一切代价消灭之,甚至张贴告示,声称任何人举报野狼线索都可以获得2公斤的黄金。所以只要李天报出野狼的名号,驻防机场的鬼子肯定立即出动,这一点,抗联的将领也没有异议。
“不过,经此一仗,日军肯定出动大部队对抗联进行围剿,我们现在的营地工事不能有效阻挡日军的进攻,到时部队将被困深山,无法转移。” 张寿篯敏锐地提出了战后的问题。
确实,小鬼子这次吃了闷亏肯定要疯狂报复,抗联肯定再无实力对抗鬼子的围剿,假如被困于此的话无异于全军覆没。
“我们就地转移,直接去阿尔山等待接收武器。”赵尚志果断地说道。
就地转移?不再回营地了?这个想法很大胆,那相当于抗联这次是孤注一掷了,再也没有退路。
这个问题李天事前也考虑到了,也曾想过打完就直接向阿尔山地区转移,但这个想法很冒险,没了根据地,抗联就没了后撤的纵深,所以李天想先听听抗联将领的看法,听到赵尚志这么说,和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。
但其他将领并不都同意赵司令的意见,张寿篯摇头道:“这样相当于断了抗联的后路,并且时间太匆忙,这么大规模的转移,后勤、通讯等都无法保障,一旦遇敌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张寿篯说的也很有道理,但赵尚志坚定地说:“我们只有这一条路了,否则武器购买后无法交接列装,即便是继续呆在现在的营地,鬼子也会采用更加猛烈的围剿,我们迟早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!”
大家听了赵尚志的话,都沉默不语,一个是危险但充满机会的道路,一个是相对保守安全但长期看是绝境的路,选择哪个,都是要有很大的勇气的。
